西安理工大学

报刊:《西安理工大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校推动学习宣传《梁家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摘要:本报讯(党委办公室李卓群)6月28日,我校学习宣传《梁家河》座谈会在金花校区1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刘德安,纪委书记李建竹出席会议,各基层党委(总支)书记,党群部门负责...

  • 校党委中心组召开春季学期第四次理论学习会

    摘要:本报讯(党委宣传部周瑛)6月6日,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在第一会议室召开春季学期第四次理论学习会。党委书记刘德安主持学习,在校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学习会上,校长李孝廉传达了省委...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摘要:本报讯(党委组织部金永升)6月27日下午,我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表彰大会在金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德安、副书记崔亦国,校纪委书记李建竹,副校长李...

  • 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督导检查我校追赶超越工作

    摘要:本报讯(党委办公室杜会平)6月19日下午,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第一督导组组长贾崇吉一行5人来我校就2018年上半年追赶超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校党委书记刘德安、校长李孝廉在...

  •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到我校调研

    摘要:本报讯(校长办公室王曙光)6月11日下午,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胡润泽一行10人,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市级领导联系高校工作制度,到我校对接联系、走访调研。校党委书记刘...

  • 赤子追求 无悔人生

    摘要:牛争鸣在讲台上2018年4月16日,西安,灞陵。61岁的我校水利水电学院二级教授牛争鸣长眠于此。“老牛,你太累了,好好歇歇吧。”抚摩着墓碑前冰冷相框里那熟悉的笑容,妻子孙静...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子追求 无悔人生

——追记我校水利水电学院二级教授牛争鸣

   期次:第636期   作者:王凌云   查看:114   


牛争鸣在讲台上




    2018年4月16日,西安,灞陵。61岁的我校水利水电学院二级教授牛争鸣长眠于此。
    “老牛,你太累了,好好歇歇吧。”抚摩着墓碑前冰冷相框里那熟悉的笑容,妻子孙静悲恸地说。
    “争鸣,你是个好老师、好父亲,可你不是个好儿子……”牛争鸣83岁的老母亲痛哭着说。
“牛老师,你就像甘于奉献的老黄牛,任凭千般累,换得春满园啊!”牛争鸣的学生、同事用心语默默地缅怀着他。
    青山垂泪,绿野含悲,空寂的墓园里回荡着沉痛的哀乐和哭泣声。
    直到此时,人们才不得不相信,他们深爱的“老牛”、最敬爱的牛老师,是真的永远地离开了……

    呕心沥血  积劳成疾

    “我很难受,让我休息一会儿。”

    2018年3月19日晚上10点多,牛健飞经过父亲的房间去阳台,看到牛争鸣靠在床头正在专注地写着什么,另一侧的床边散落着几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牛健飞想起来,第二天一早父亲有课,他一定是在修改教案了。这样的场景,30岁的牛健飞太熟悉了,从小到大,他已经见过无数次了。
    “老牛是个非常认真的人,他给本科生上的《流体力学》课已经讲了几十年了,可是每次上课前,他还是要认真备课,对以前的教案反复琢磨修改,总想把最新的东西加进去。”孙静说。
    牛健飞回到房间很快就睡了,他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休息的,只是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他醒来时看到父亲房间的灯又是亮的。
    清晨7点,牛健飞临上班前问父亲:早上去上课,开车还是坐校车?牛争鸣回答他:坐校车。牛健飞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竟是父子间的最后一次对话!
牛争鸣的课在曲江校区教8楼207教室,61岁的他像往常一样站着上完了两节课,并且写了满满两黑板板书。学生们早已习惯并喜欢上了这位脸上总是挂满笑意、讲课认真负责的牛老师,“牛老师的课干货满满,听完收获很大。”一位同学这样说。可是也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今天的牛老师看上去很疲惫,已经停暖气的教室里,牛老师的额头上却渗出了汗珠。
    “老牛是太累了,他一个寒假几乎没有休息,一边帮学生改了十几篇论文,一边还在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材料,前几天又感冒了。”说起这些,孙静强忍着泪水,“但他是一个特别能忍的人,他应该早就感觉到难受了,后来有人告诉我,课间曾看到他在教师休息室里趴着,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上完课,直到回到家。”
进门后的牛争鸣步履踉跄,闻声而来的孙静看到他已经躺到了客厅的沙发上,牛争鸣说:“我很难受,让我休息一会儿。”
    “老牛身体一向健康,很少见他这样的,我问他要不要去医院看看,他说让他先休息一会儿。”孙静痛苦地回忆,“没想到这一躺下,竟然再也没有起来。”
    就在之后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劳累过度引发心脏病的牛争鸣撒手人寰。
    “谁都没想到老牛会走得这么急!真是太意外太让人难以接受了!”牛争鸣的同事、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宗孝痛惜地说。
    与牛争鸣共事30余年的退休教授张志昌闻听噩耗,顿时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学生安丰勇、邓淯宸等一边往医院疾行,一边不停地问:还在抢救吧,应该能抢救过来吧!直到看到敬爱的老师静静地躺在灵车里默默远去,泪水一瞬间奔涌而出。
    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那个脸上总是挂满笑容、亲切无比的老牛,那个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学生无限热忱的牛老师真的离开了。
    然而,现实无情!
    老牛走了,牛老师走了,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带着对水利事业的无悔选择,带着对亲人、学生最深的爱,永远地离开了……

    爱岗敬业    师德楷模

    “作为教师,讲台就是战场,就是对学生的承诺,就要对学生负责。”

    1978年3月,作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怀揣报国梦想的牛争鸣走进了当时在全国水利行业影响甚大的我校水利系,1986年又师从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建中教授从事水力学研究。从此,他将自己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我国水利人才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
    原任陕西省教育厅科技与产业处处长的窦海潮与牛争鸣因工作相识,继而发展成无话不谈的人生至交,在他看来,牛争鸣就像他的姓氏一样,对事业有一股执着的“牛”劲。在同事们眼里,牛争鸣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视讲台为生命。
    “牛争鸣教授给本科生上的《水力学》《流体力学基础》这两门课是这个学科比较难讲的课。”水电学院院长刘云贺告诉记者,“作为61岁的二级教授,按照有关政策,他完全可以不上了,但是他不仅上了,而且极端地负责任。”
    翻开牛争鸣最后一次上课的教案,记者发现,十几页的A4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演算,还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字,看得出是最近才添上去的。
    “他一直坚持传统教学,上课板书,两节课下来,是很累的。”妻子孙静说,“我曾经劝他用PPT,他坚持说这门课有很多的公式原理需要一步一步推导,如果用PPT讲课,自己是轻松了,但学生就听不懂了。”
    上过牛争鸣课的学生都知道,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师讲课最认真。他从不迟到,从不请假,板书又多又整齐。“感觉牛老师上课像是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我们,他总是抽丝剥茧、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们,那些难以理解的原理和公式在他的讲解下,慢慢也变得简单多了。”一位本科生这样告诉记者。
    牛争鸣热爱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在窦海潮的回忆中,他曾经这样说过:讲台就是战场,作为教师,教学、科研就是战斗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承诺,要对学生负责,不能食言。
    牛争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绝不会因为一点儿私事随意调整自己的课。孙静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小事:大概在去年的时候,那时年幼的小孙女尚在家里,孙静一次到外地出差,原定第二天下午6点左右回来,因为那天晚上7点牛争鸣有研究生的课。可是火车晚点,孙静无法按时归家,就给牛争鸣打电话,希望他能把课调一下或者给学生说晚去一会儿。接到电话的牛争鸣当时就火了,在电话里对孙静发起脾气:“学生的课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一分钟都不能晚!”最后,牛争鸣找熟人帮忙照看孙女,自己坚持上课去了。
    牛争鸣还曾先后主讲《边界层理论》《城市水利学》《水力学》等课程,是《水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参与编写教材3部。他授课总是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亲自编写不同的课后习题以及思考题。就在2017年,还完成了《高等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发表教学论文2篇,亲自编写《简明高等流体力学》教材1部。

    旋流消能    毕生心血

    “将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并编著成书,促使这种新型的旋流内消能工推广应用,一直是我的心愿。”

    巍巍中华,河海茫茫。一部中华文明史,有时就是一部治水史。作为一个农耕大国和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水利事业关系国运兴衰。
    1995年,在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拉西瓦水电站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性旋流泄洪洞研究”中,牛争鸣开始接触旋流消能有关研究。
    “消能是水力学领域里的一项基础性和难度很高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我国著名水力学专家王光谦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我国,因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坝建设迅速发展,在拦截洪水、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大坝都建在深山峡谷中,水头高、泄量大、河道狭窄,由于下泄洪水往往携带巨大能量,如果不对其进行消能处理,将会严重危及大坝安全,带来重大损失。目前我国常规使用的外消能方案还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也因各种原因容易给国家财产造成浪费。
    看到这些问题后,牛争鸣开始将目光锁定旋流消能,他要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此后的20多年里,牛争鸣踏遍祖国的山川河流,足迹遍布公伯峡、拉西瓦、喜河、旬阳、苏洼龙、亚碧罗、冷达等全国近30个水电站,并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力求在旋流消能研究上取得突破。
    “做起科研的牛争鸣更像一头‘牛’。”牛争鸣的同事、朋友和学生们都这么说。
    “夏日的露天试验场,新的课题开始了,也就意味着模型试验中最辛苦的阶段——模型建设开始了。这个过程逃不开拆墙、砸地、搬砖、和水泥,当然还有烈日当头。牛老师总是一马当先,一大清早就来到试验场开始忙活起来,要么是忙着基础土建:抡着铁镐拆除、打扫试验场的建筑垃圾、搬砖块,等等;要么就是认真地规划试验场的布置,拿着尺子很仔细地量来量去……下午酷暑高温,牛老师仍然坚持在一线,和民工师傅们一起,用汗水浇灌着试验场地……(下转4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8995次访问,全刊已有3618008次访问